细数14份招股书,看新冠核酸检测企业的成败|新冠肺炎_新浪新闻_魅影app快三直播 怎么设置软件安装位置?
当新冠核酸检测不再被需要时,这些企业怎么活下去
文/ 孙爱民
编/ 王小
图/视觉中国
在人类历史很难找到一款产品,可以与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匹敌。作为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核酸检测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这个原本的小众基因检测技术,大有从分子诊断、IVD(体外诊断)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形态之势。
三年的新冠疫情,做一次核酸检测的成本从最初的300多元,降到200多、100多、几十元,再到现在3元左右。尽管价格触地,产生的费用同样惊人。
华创证券测算,疫情到2022年5月时,花在核酸检测上的费用约3000亿,其中2022年前4月就花了近1500亿;浙商证券估算,在常态化核酸检测时,全国每天有8300万的需求增量,按低价2.6元推算,全国每天为核酸检测花费超过2.15亿元,2022年6月至12月的核酸检测总价将超460亿元。
我们选取了港交所与深交所于2020年12月25日至2022年9月29日间受理的14家新冠核酸检测概念公司,除康为世纪成功IPO外,其余13家均尚在上市流程中。
从这14份招股书中,我们试图解析这个仅有三年历史的行业,经历的辉煌、担忧与转型。
14家总拟募资126.7亿元,
1家被叫停、3家中止
从2020年12月25日到2022年9月29日,上交所与深交所受理的14家拥有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的公司,4家拟登陆科创板、10家拟登陆创业板。
其中,康为世纪已经成功IPO;瑞博奥生物、致善生物、凯实生物3家已过会,英科新创、达科为、微策生物3家已提交注册;翌圣生物、中翰盛泰、雅睿生物、爱康生物4家审核状态为“已问询”;菲鹏生物、硕华生命、全式金生物3家处“中止”状态。
菲鹏生物的上市申请,在2020年12月25日得到受理,截至目前三度中止发行注册程序,前两次是因财务资料需要更新,2022年9月30日是因“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这一天,全式金生物与硕华生命,以同样的理由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硕华生命上一次中止发生在约半年前的4月,“因受新冠疫情影响”。
原定于2022年11月25日在科创板上会的翌圣生物,11月23日,接到上交所“取消审议”的通知。据上交所官网消息,“鉴于翌圣生物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98次审议会议对翌圣生物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截至11月29日,科创板官网上该公司的审核状态仍为“已问询”。
14家公司拟募集资金为126.7亿元,菲鹏生物最多,25亿元。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产业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原材料有扩增酶、引物、探针等;中游产品为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扩增仪、取样工作站等;下游则是服务,提供取样和检测的医疗机构和第三方实验室机构。
这14家公司业务遍布上、中、下游。涉及上游原料的企业有菲鹏生物、翌圣生物、康为世纪、全式金生物4家;14家公司均有中游的试剂盒、检测相关仪器设备、试剂或耗材等;2家公司拥有核酸检测服务。
新冠核酸产品带飞业绩,
最火产品年收入是疫情前463倍
新冠延续了三年,而三年的时限,也恰是创业板与科创板衡量企业能否上市的部分指标的“考察期”。
创业板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考察指标有,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低于5亿元的,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以上,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0%以上。魅影app快三直播
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需要满足五个市值及财务指标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之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的公司。
数以千亿计的费用流入新冠核酸检测行业,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分一杯羹,原本业务狭窄、客户专业化且数量有限的第三方检验公司、仪器与试剂厂商、试剂原料企业,因此营收暴涨,也初具登陆资本市场的实力。
从14家公布招股书的公司看,2020年共录得23.23亿元的新冠核酸相关产品与服务收入,2021年为52.4亿元。
其中,菲鹏生物靠新冠核酸检测营收最多,2020年与2021年共22.8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5%与69%。
雅睿生物,卖的是核酸检测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过99。%。招股书显示:具有高敏感度、特异性及便利性等特点的PCR检测技术成为了新冠疫情期间的主流诊断技术,并得到广泛运用,在此背景下,公司优先保障新冠疫情检测领域的产品需求,新冠检测领域需求增长也是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爱康生物提供的是核酸提取模块,疫情前一年2019年,营收为273万元;2020年增长28.1倍,达7952万元;在2021年,仍取得5078万元销售业绩。
瑞博奥生物在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2亿万元,同比增长115.74%,“主要增量由新冠疫情相关体外诊断产品及核酸检测服务贡献”。2022年1月-6月,公司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实现收入0.663亿元,同比上升39.54%,“主要为新冠核酸检测服务收入,主要系公司所在地广州市、附近城市深圳市、东莞市等地于2022年上半年曾先后出现疫情,瀚普医检室积极参与相关防疫工作”。
凯实生物的导电吸头,在2020、2021两年取得了7293万元、30781万元营收,分别是疫情前2019年营收的110倍、463倍。
上市“求生欲”强烈,
提前转型才可持续
2022年11月21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答记者问》,内容基本一致: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
《答记者问》发布第三天,翌圣生物接到上交所“取消审议”的通知。据上交所官网消息,鉴于翌圣生物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98次审议会议对翌圣生物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
翌圣生物归母净利润金额,2019年为180.58万元,2020年升到5296.89万元,到2021年破亿元大关,达1.01亿元。2020年、2021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833.21%、90.70%。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些企业的营收增长飞速,但净利润爬行缓慢。
以翌圣生物为例,2022年上半年,其新冠产品营收占比增长到近四成,但公司的净利润为3214.55万元,仅是2021年全年数据的三分之一。
新冠产品单价急剧下降。翌圣生物招股书显示: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月-6月,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每次扩增反应(rxn)0.58元、0.46元和0.14元。2022年下半年,公司与新冠相关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仅为每次扩增反应0.10元。
翌圣生物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提及,新冠相关原料的市场供应量充足,需求端减少将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引起产品价格下跌,从而使得公司新冠相关产品的收入和利润随之减少。而产业链上游领域的分子诊断原料酶,原本就是翌圣生物在疫情前的主营业务。魅影app快三直播
此外,翌圣生物招股书还提及,“新冠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及其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未来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存在下滑的风险。”
担心业绩下滑,14家因新冠核酸检测受益的公司招股书中频繁出现对风险的提示。
康为世纪的风险提示,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延续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未来随着全球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新冠相关市场需求将逐步减小。另一方面随着分子检测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医保部门对新冠检测服务指导价格调整及带量采购等影响,发行人与新冠需求相关的分子检测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和利润可能因价格下降而随之减少,新冠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毛利率水平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对公司业绩会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提醒交易所与投资者“新冠红利”或许不可持续,不少公司在展示自家业绩时,刻意给出了剔除掉新冠产品收入的数据,以便彰显即便没有新冠产品收入,自己的业绩表现也够格上市。
康为世纪扣除新冠相关产品及服务收入,2010年、2021年实现的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10639.96万元和16171.05万元;毛利分别为7920万元、12296万元。上述营收数字,已符合科创板的上市业绩要求,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中翰盛泰剔除新冠产品后,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相比2019年度小幅下降,“主要原因系国内新冠疫情导致国内医疗服务诊疗人次数下降,进而导致公司应用于医院门急诊的感染类疾病检测试剂收入下降”。该公司剔除新冠产品后的毛利,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为1.5亿元、1.2亿元、1.5亿元。剔除新冠产品后,其业绩仍符合创业板“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的上市要求。
全式金生物2020年、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156.2万元、7577.2万元,也达到了科创板的上市规则。
交易所制定的严苛准入与监管规则意在保护投资者,对申请公司是否具行业领先水平、核心技术等高度关注。
新冠核酸检测概念公司也看到“新冠红利”不可能长久,已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已经看出了这份风险。
圣湘生物10月20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下滑25.59%,为最近五个季度的最大跌幅,“拖累”了公司前三季度的整体盈利能力。
科华生物的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3万元,同比下降90.31%;乐普医疗,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下滑26.53%,新冠类产品业务总营收占比9%,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0%。
华大基因是国内第一批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公司之一,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61亿元,同比下降13.30%;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下降44.21%。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华大基因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新冠业务变化,以及经营投入增长所致”。
登陆资本市场,几乎是所有创业公司的梦想,新冠疫情带来的营收红利,对于一些公司来说更像是一场梦。“好梦不长久”,企业终要回归常态、回归主营业务,若不成功转型,或将市场淘汰。
那些专注基因检测的公司,自身主营业务多聚焦在如肿瘤的基因检测产品研发与销售、无创产检产品等。“更希望专注在我们更擅长的癌症早筛领域。”诺辉健康董事长兼CEO朱叶青曾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泛生子、贝瑞基因的相关负责人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尽管两家公司内部都曾有过是否研发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展检测服务的争论,最终都未大面积开展相关业务。
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总监徐剑波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所言,新冠核酸检测上下游公司需要提前布局,并侧重于其他非核酸检测业务的开发和拓展,以提供未来持续的现金流。
点击进入专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责任编辑:刘德宾